本报讯(记者林仪见习记者揭春雁)“一艘承载粤剧戏班演出的红船,游弋在最繁华的珠江面上,诉说着城市千年历史、百年沧桑和现代风情……这一如诗画面有望在明年出现在珠江水道上。”在近日举行的《船说》新闻发布会上,广州市政协副主席贡儿珍表示,将在明年初正式起航运营红船码头,粤剧与游船结合,在水上再现粤剧风情。
清末民初,在粤剧最繁盛的年代,一艘艘红船游走于珠三角水网地带,向四乡八邻传播粤剧。红船便成了粤剧的象征。然而,至上世纪二三十年代,粤剧演出从乡村转移到城市,陆路交通发达,城中有戏院、茶楼等固定的演出场地,红船班开始减少,继而逐渐消失。
粤剧艺术的前途命运引起了政协委员的强烈关注。
2014年年初,广州市政协经过对澳门赌场戏曲市场和旅游剧场的深入调研和考察,提出了主席会议建议案《关于进一步振兴粤剧的建议》,呼吁打造“粤剧红船”,建造一个“流动的旅游剧场”。该建议案很快得到了市委、市政府的高度重视,市长陈建华牵头成立了市振兴粤剧领导小组,副市长王东、广州市政协主席苏志佳等任副组长,在振兴粤剧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立了红船协调小组,专门推动打造粤剧红船工作。市委书记任学锋也非常关心这个项目,不久前在市政协打造粤剧红船等文化品牌项目的报告上作了批示。
经过精心筹备,“粤剧红船”项目完成了团队组建、创意策划、船舶设计和码头规划,启动了船舶建造和演员招聘。一艘满载着广州故事和红船传说的红船,即将起航。
据广州市政协副主席贡儿珍介绍,此次打造粤剧红船,以《船说》为主题,让观众“看广州故事,听红船传说”。打造广州文化品牌,传播岭南文化,提升广州的文化品位,增强广州的凝聚力和辐射力,助推广州建设世界文化名城。